为什么用户怎么都不满意?为什么外界对运营商批评声从未消失过?
一、运营商丧失产业链主导权,通信市场饱和,运营商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
技术进步颠覆了运营商的产业地位,运营商已被边缘化空心化。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一是网络连接,就是我们所说的运营商建设的基础3G/4G网络;二是移动设备;三是最具有潜力的应用服务,也就是APP;四是用户使用。整个产业链中, OTT位于价值链的顶端,掌握价值链中大部分价值,运营商则逐渐沦为“管道”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只能获得小量价值。
国内通信市场饱和,存量用户资费又不断降低,数据流量的暴增,并没有给运营商带来理想收益,反而是增量不增收,运营商现有商业模式已不可持续,可腾挪的空间越来越窄。
二、舆论和媒体抱怨运营商月底清零政策,单纯的流量不清零是对运营商商业模式的彻底颠覆,运营商准备好了吗?
这些年外界对运营商批评声从未消失过,尤其2015年外界舆论对运营商密集炮轰更甚。
运营商现在都会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标准资费和附加一定条件的套餐资费,用户可以完全自由的进行选择,但标准资费比套餐资费要高,套餐资费要求用户承诺最低消费量,流量不清零指的是套餐资费,但消费者不愿再为低价而承诺最低消费,也不愿为自由而选择较高资费。
流量不清零彻底颠覆运营商套餐设计与套餐商业模式,除了系统需要大量改造外,对运营商带来收益降低,用户的满意度暂时提升,但可持续吗?用户还会不会要求资费再低一些呢?
三、流量不清零势在必行,流量不清零是运营商致命稻草还是救命稻草?能不能借助流量不清零实现业务创新?
“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足以成为2015年通信大事件。“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在2015年也一定会实现。不管舆论的对错,不管有多困难,运营商都会顺应潮流和趋势,实现流量不清零。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流量不清零对运营商而言是非常好的机遇,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最好机遇,是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用户怎么都不满意的最好机会,借助流量不清零运营商将通信业务向互联网方向转化,实现通信行业的互联网+,流量不清零便是最好的契机。
2015年7月中国电信流量宝实现广东、山东、新疆用户流量不清零,用户套餐内剩余流量可转存到流量宝,需要使用时再兑换使用,便是最好的尝试。
三大运营商应借鉴中国电信流量宝的业务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实现流量不清零,通过流量不清零实现通信用户向互联网用户转化,实现业务创新,实现流量不清零的同时,为用户实现共享、赠送,未来甚至逐步实现通信免费。
(一)流量不清零实现模式
三大运营商可通过流量宝、流量银行、爱流量实现流量不清零,用户将使用不完的流量存到流量宝、流量银行、爱流量,同时实现用户间流量转赠。
(二)流量不清零实现步骤
第1步:通过流量宝、流量银行、爱流量实现不清零,实现通信用户向互联网用户转化。
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
假设每月25%用户套餐内流量使用不完,三大运营商APP产生的活跃用户数轻松跨入全国APP TOP20。
中国移动爱流量 |
中国联通流量银行
|
中国电信流量宝
|
1.99875亿
|
0.75075亿
|
0.5005亿
|
国内月活跃上亿的APP不超过20个,微信、QQ、滴滴、微博、支付宝、淘宝、天猫、百度等。
第2步:通过流量宝、流量银行、爱流量进行用户运营,进行流量货币化尝试,获得后向收入,以APP后向收益补贴用户通信支出,如此甚至实现用户通信免费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什么用户怎么都不满意?为什么外界对运营商批评声从未消失过?因为我们一直在现有模式内进行打补丁式的创新,为什么不把胆子放的更大一些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