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通信业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均居世界首位,通信业已成为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今年1至11月,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业务收入已达8109.3亿元,电话用户达到11.5亿户,互联网网民数达到4.4亿,均已提前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继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之后,互联网网民和宽带接入用户数也双双实现跨越增长,到2008年就已跃升全球第一。到2009年,我国通信光缆网络总长度达826.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84万公里。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已达1.36亿个,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866367Mbps,拥有7条登陆海缆、20条陆缆,总容量超过1600Gb。3G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网络文化、远程教育等社会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电信企业累计投资近1.5万亿元,有力带动了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预计5年内基础电信业收入年均增长9.2%,对GDP直接贡献率平均达到1.8%。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2008年仅增值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就达55.7万人,同时带动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一大批人员就业。2009年3G直接投资1609亿元,直接带动GDP增长343亿元,间接带动1413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6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67万个。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基于信息通信网络的新型经济迅速兴起,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3.1万亿元。网络承载的新型服务业态迅速发展,2009年1~11月,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达到263亿元。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通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自2005年以来下降31.6%,业务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用户权益保护日趋完善,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
经过新一轮重组与3G牌照发放,我国通信市场全业务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互联网和增值通信业务领域已发展到2万余家企业,形成一批初具国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其中腾讯、百度公司的市值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前10名。
“十一五”期间,通信业整体实施了面向信息化战略转型,目前,非话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超过40%。行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拓展,增值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等增速明显高于基础话音业务增速,融合性新业务发展加快。截至2009年年底,上海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IPTV本地网并且是唯一用户规模过百万的城市。
“十一五”期间,通信业积极推进共建共享取得显著效果。截至2009年10月底,通过共建共享累计减少新建铁塔4.3万个、杆路6.6万公里、基站站址及配套环境(含铁塔)5.3万个、传输线路(含杆路)9万公里,预计节约投资超过100亿元。通过利用各种创新的软、硬件,网络效能获得显著提高,节能、减排、降耗效果明显,带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大规模商用是“十一五”通信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TD-SCDMA已在我国建立较为完整的产业,形成了TD-LTE的国际演进标准,创造了我国信息通信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成功典型,为构建我国完整通信产业链、提升核心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值得全行业自豪的是,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中,我国通信业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确保了重要通信的畅通,为各类抢险和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网络与通信信息安全保障。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