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万众瞩目的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会终于在北京如期举行。有意思的是,听证会前后,舆论一直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舆论的不满,首先当然还是集中在降价的幅度上。大家认为,漫游费这样的“零成本”收费,理应取消,有“国际惯例”为证——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根本就没有手机漫游费,而欧盟电信企业也将取消跨国漫游费。当然,这样的类比立即引来另外一些专家的“教诲”:我们要尊重如此这般的“中国国情”云云……正因为“电信国情论”这样的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消费者才更对此次听证会给予了充分的期待,毕竟这是消费者与利益集团一次难得的公平、公开对话的机会。
然而,这种过高的期待,带来了更大的失望和不满——不仅听证会前,听证代表名单、听证会地点严加保密;而且听证会当天也戒备森严,只有少数记者方获特许进入会场;更为甚之的是,听证会前后,消费者听证代表均被封闭,不能与媒体记者接触。主办方表示,这是为“确保代表们能高质量地参加会议,保护代表个人独立思考、公正、客观、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的意见”。
真是咄咄怪事。既然是“公开听证会”,其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可以把一切都摆到阳光底下来晒晒,让各种意见尽情争论。相信再复杂的问题,只要各方充分博弈,真理只会越辩越明,公众也绝对有这样的智商和判断力。然而遗憾的是,这场听证会却开得史无前例的诡秘和戒备森严。这实在令人费解。隔离代表是为了“保护代表独立思考”?这是一个难以服众的、可笑的理由。我们不愿相信,代表了5亿手机用户的消费者代表,竟然会“脆弱”到要放进一尘不染的密封罐里才能保持公正和独立。而且,处于隔离中的消费者代表,隔离开的只是媒体和公众,却未必隔开了利益集团。如此一来,会不会反倒出现消费者代表被“单方面干扰”的可能性呢,我们不得而知。
所幸,借助专家代表阚凯力事后的“还原”,我们可以窥见听证现场的一些情景。“很和谐,没有什么激烈的争吵”,降价方案的制定者之一阚教授满意地如是告诉媒体。我们好奇,双方利益立场截然不同、本该面红耳赤的听证会,何以能开得“很和谐”?莫非事先的“隔离”以及前天上午的“彩排”,真的收到实效?而“和谐”听证会,又价值几何?
年轻的听证制度在我国之所以备受瞩目又饱受诟病,无非在于它以一种空前公开的形式,让价格(尤其是垄断价格)的供需双方平等地坐到一起,将各自的利益诉求充分地表达出来,在这种碰撞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达到价格公正;而恰恰最后结果是,这种公开程度往往受到利益集团的人为干扰,从而导致听证结果的扭曲和变形。毫不夸张地说,“听证精神”的核心就是公开透明,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公正。
我们呼吁这次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会不要就此顺利走完过场,而是以一种更透明的方式“梅开二度”——不然,我们担心,今后其他类似听证会还会依葫芦画瓢,也开成这种“一级戒备”的“和谐会”。
-――――――――――――――――――――――――――
如欲购买《“2007年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竞争力报告》【完整版,300页】,请咨询张小姐:Tel:021-64875497;Fax:021-64877805;Email:market@networktel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