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现有的方式发展,到2012年,80%以上的电信运营商将失去市场竞争力。”这是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在近日发出的警告。据其调查判断,余下20%成功的运营商是由于有能力提供以用户为中心,能满足用户多种体验需要的综合增值业务如互动电视业务而成功拓展新市场空间的。
与之不谋而合的是,渴望经营全业务,借以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商,寻找新市场空间,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共同心声。就连分业经营政策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中国移动,日前也发出希望经营全业务的呼声。据报道,中移动管理层近日在欧洲进行路演时透露,公司将在国家增发移动牌照的同时,获得固网牌照,并拟通过光纤到户技术向企业提供包括移动电话、固网及专线等通信服务。
众所周知,市场需求在走向综合化、多样化、个性化、简捷化,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电信市场的潮流;信息技术发展走向融合,固移融合、三网融合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因此,分业经营的风险在汇聚并急速放大,并已成为我国电信业当前最大的风险所在。
首先,我国电信市场格局的严重失衡充分说明分业经营的风险所在,延续分业经营政策已不符合我国电信业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的要求,更是将中国电信业置于巨大的发展风险之下。
我国电信市场出现中国移动从一家独大到一家独占的局面,完全是分业经营政策下其技术优势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发展惯性。分业经营使我国电信运营业在产业布局上不完善,使中国移动几乎独享了“移动替代固网”的技术发展趋势。四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没有移动牌照,中国联通长期在GSM和CDMA双网平衡上左右摇摆,这为中国移动强者恒强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简言之,就是已经严重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分业经营政策造成了现在中国移动一家独占市场的局面。
同时,由于“移动替代固网”的效应随着移动资费的不断降低在持续放大,使移动通信乃至整个信息产业都出现了“空心化”发展的势头,使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风险与危机。
此外,当前世界电信业正处在新一轮以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整合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为电信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机遇。我国电信业若想把握住这些机遇,摆脱“跟随者”者的身份,跻身“领先者”行列,电信运营商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要抓好运营商的发展问题,尽快结束分业经营,赋予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经营权限。
发达国家电信业改革发展经验显示,在一个细分市场中保持三家实力相当的全业务运营商,能实现有效竞争,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其次,分业经营政策继续实施,电信业重组将受到制约,靠单一业务运营商支撑信息化发展无法适应市场要求,使信息化战略风险骤增。
我国电信业的现状,尤其是分业经营政策已不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分业经营导致电信运营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移动通信发展一枝独秀,而作为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关键支撑的固网却面临崩盘威胁。出现单一业务运营商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局面,严重削弱了电信业对信息化的支撑能力,使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风险骤增。
因此,新一轮电信业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信息化建设,将产业重组与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统筹考虑。
信息化的需求是综合化的需求,这要求电信运营商要有相应的支持。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对待电信业当前出现的问题,通过重组实现竞争结构的优化,达到引入有效竞争的目的;实行全业经营,使运营商能够更好地支撑信息化,满足信息化的综合化需求,进而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落实。
第三,分业经营使固网与移动网无法融合,必将影响信息化与其他“四化”的融合发展,影响国家“五化”战略,进而影响社会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进程。
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一国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信息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生产力的角度看,只有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才能实现信息化与其他“四化”的融合。同时,网络融合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人们可获得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经济社会向前快速发展,也使人类社会因沟通的便利顺畅而走向和谐。
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融合服务是电信业发展的方向。例如,英国电信顺应用户最终需求的转变,推出固定移动融合服务,并提升ARPU值。
总之,分业经营已经不适应未来电信市场竞争的需要,并已成为我国电信业发展、信息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应尽快进行电信业重组,实施全业务经营,规避电信业当前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风险。
来源: